香港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
香港今年每位毕业生平均获得3个会计师行的聘书,约九成同学已经找到工作。会计界的入职起薪点也比往年略为提升,月薪由去年9800港元升至今年1万港元左右。短时期内从内地输入高素质会计人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。
近日,一项调查表明,香港有四大专业人才出现严重短缺,这些香港的经济支柱产业缺乏人才,从长远看会影响经济发展。
据统计:香港多所大学会计专业每年约有1200个毕业生,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。香港城市大学会计学系应届毕业生均表示,现在会计行业需求大,使他们较容易找工作,今年每位毕业生平均获得3个会计师行的聘书,约九成同学已经找到工作。另外,会计界的入职起薪点也比往年略为提升,由去年9800港元升至今年1万港元左右。为此记者专访了澳洲会计师公会教育委员会成员孙季如。
记者:目前香港哪些人才短缺?
孙季如:我们在今年2、3月份做过一个有关“哪个行业人才缺乏的调查”,结果是:财务投资策划人员,银行、保险行业的投资服务人员,会计人员,医疗机构等四类人才需求大,出现了严重短缺现象。
记者:请您介绍一下缺乏的会计人才包括哪些范畴。
孙季如:目前,香港会计界人才短缺的范畴包括:企业咨询、审计、破产清盘、业务重整、税务与商业服务。
记者:造成会计人才短缺的原因有哪些?
孙季如:造成人才短缺的原因有许多,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,第一,美国经历了安然等事件后,在上市条例方面做了许多调整,在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董事局、股东的责任越来越大,审计报告的内容增加了许多,增加了美国上市的香港及內地公司的工作量。同时从2005年1月1日开始,香港的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,对财务报告的要求很高,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。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,许多国有企业到海外上市,因此对企业进行监管,进行内部审计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就增大。
第二,香港经济发展不好时,不需要那么多人才,致使许多会计人才流失到其它行业。现在香港经济复苏了,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人才,因此,出现了人才的断层现象。
第三,香港政府在2003年做了一个关于人才的调查表明:2005年至2007年可能有10万高学历、高教育的高级人才短缺,主要是财务类、物流类。
记者: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最缺乏?
孙季如:目前香港需要有经验的、中高层的、在某方面有特长的财务会计人才;有经验即指有3-4年的工作经验,已经获取专业资格的人,若想从事审计工作,一定要有4年以上的工作经验,这种人才的人工费不是很高,很受欢迎。中高层即:在管理或在税务、金融、财务、审计等方面有经验的人才。
记者:内地的人才如果想到香港发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,您对他们有何建议。
孙季如:首先,内地人才到香港工作最重要的是需要具备一个专业资格。专业资格是对一个人能力的肯定。这样可以让你的雇主对你的能力一目了然;同时要有一定的经验及特长。
第二,要对你所在的行业业务熟悉,对内地市场及政策十分了解,这样很受香港公司欢迎。
第三,在香港商业沟通以英文为主,因此语言能力很重要,英文水平要好。
记者:您认为目前内地人才有哪些优势?
孙季如:首先,他们能够把握内地政策,熟悉内地的人事,了解内地的市场。其次,内地人才学习能力和求知欲都很强,进步得也很快。我1993年在上海和北京的事务所开始做培训工作,第一次接触内地的大学生就觉得他们很棒。我培训的第一批大学生现在有的已经成为合伙人了。第三,中国各方面发展很快,使得内地的人才应变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。
记者:香港政府在引进内地人才方面有何优惠政策?
孙季如:现在香港有一个专门为内地人才办理工作签证的特别优惠政策,即:香港的公司若需要内地的人才就可以提出申请,并为其办理工作签证。内地人才持有此工作签证就可以到香港工作。
记者:内地人才到香港工作,是否在待遇、工资等方面与香港本地人才享受同样的标准。
孙季如:这要看具体情况,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政策,不过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区别。而且通常要看你在香港是短期工作还是长期工作。短期工作薪水是不多的。
记者:香港人对内地人才进入有何反应?
孙季如:我们作过调查发现,一些香港人士不太希望输入很多人才。70%的人希望选择培训本地人才作为人才缺乏的解决办法。但我认为,香港目前高素质人才数量还是不够,从短期看输入人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,因为培训是需要时间的。
记者:针对缺乏人才的现象,香港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?
孙季如:香港政府在人才培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,第一,在企业方面用于培训的费用是免税的,每个人每年也有一定的培训费是免税的;第二,政府设立了一些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培训基金,用于提高员工的素质;第三,为鼓励个人进修,每人每年可以申请一次连续教育基金,最高为1万元;第四,对于一些有特别才能的人,雇主可以为其申请工作签证,近两年有许多内地员工到香港进行培训和工作。